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师陶]刘先余:复兴传统,栽培德与艺

发表时间:2020-11-19 15:19: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国庆前夕,我们慕名来到绵阳游仙区徐家镇。近年来,这里的伟清小学学生人数激增,吸引了附近县乡镇的生源,其学生综合评价已超过了市中心的一些学校。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因地制宜,围绕“竹文化”,让师生们体验全新的竹器世界,在竹艺、竹画、竹编中创造出优质的校本课程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古代中国,孩子3岁玩的,与他30岁从事的工作会有联系。比如竹或木,人生下在竹摇篮里,木的玩具枪,竹蜻蜓,老人的拐杖。木火土金水之木,对应的是四季是春天,对应的五脏是肝,对应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之仁。
  回到传统,校园文化和课程设计才更有整体性,可以让教育变得自然、美好。比如苏东坡所画的竹是文人画的经典;其治理黄河水患而修建的黄楼,既是伟大的水利工程,又是军事工程。苏东坡以竹筒在杭州建设的城市自来水系统,对中国人来说,竹是艺术,也是科学。在东亚儒家文明圈,竹是器物、饮食、音乐、军事、建筑等方面的重要材料,虽然欧美二战前还没有引进亚洲的竹子,但中国人不能忽略自身传统的竹器文明。
  走进伟清小学,像是走进了江南某处的一片园林,校园里的一门、一窗体现的都是竹的清雅与谦逊,一砖一瓦留下的都是诗意与温情。向着另一边望去,女生们在操场上练习跳绳,男生们在球场上肆意飞奔,这样的对比让人分不出到底身处何方,直到校长刘先余出现在面前,用热情的笑容将人拉回现实当中。
  今年是刘先余担任绵阳市游仙区徐家镇伟清小学校长的第14个年头,也是他投身乡村教育的第29年。这29年来,刘先余有着不少的机会走进城市,那里有着更优秀的师资力量、更具教育素养的家长、更富有灵气的学生。在他任职伟清小学校长的这些年接到过两次通知,上级想要安排他到市里的某所学校。第一次,他收拾好自己的办公室后,用忙碌的工作填满了在校的“最后一天”。可临近他离开学校时,突然接到通知,让他留在这里。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先余内心反倒松了一口气,他赶紧将办公室归还原样,以免耽误了第二天的工作。第二次接到电话,刘先余委婉地拒接了调任的要求。他在电话中回答道:“我能不能留在这里,能不能不走。”
  两平米“操场”栽培冠军,乡村儿童的艺体之路刘先余刚来到徐家小学(伟清小学前称)时,这里的教师平均年龄达到了惊人的50岁,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是落后的。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学校的教师队伍还停留在“教”的阶段,他们多年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和观念难以纠正。在徐家镇有五所学校,徐家小学总是排名第五。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是一名30岁出头的体育老师,正是刘先余与这名体育老师的相互影响,得出了向艺体特色发展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刘先余在一楼的办公室里,他根本来不及多想就冲上旁边的教学楼疏散学生。地震让徐家小学的老教学楼不再安全,灾后临时搭建起的帐篷和板房扎堆挤在本就不宽敞的操场上,体育老师在不到两平方米的空地上训练着学校排球队的孩子。谁也没想到这群孩子为伟清小学捧回了那年游仙区排球赛的冠军奖杯。
  刘先余对孩子的关爱十足,可关爱并不容易为这里的孩子们找一条出路。农村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比不上城市里的学生,他们多为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也没有办法辅导孩子的功课。成绩方面不易出彩,但是在艺体方面,通过这次排球队的获奖刘先余意识到,只要孩子愿意去学、去苦练,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先余向教师队伍传达了“保成绩,抓艺体”的教学思想,将伟清小学打造成了乡、镇、市里极具竞争力的艺体学校。
  那时的新教学楼还在建设,学校旧址并没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孩子释放旺盛的精力。足球、篮球、排球都需要一定的场地基础,钢琴、架子鼓等乐器太贵,学校和学生的家庭难以支持。刘先余希望找到一项能让学校全员参与其中的艺体项目,在与学校干部一起冥思苦想后,一个既没有场地要求,也不需要昂贵设备的艺体项目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这是一种仅需要人均花费几元钱就能开展的项目——花式跳绳。
  伟清小学的花式跳绳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受到了师生的大力支持,学这项活动可以一个人练习,也可以三五成群乃至整个班级一起运动,活动的形式花样百出,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大量练习带来的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接下来连续三年的游仙区运动会上,伟清小学在花式跳绳项目都拿到了团体第一名的喜人成绩。每次回忆到这刘先余脸上都会散发出满满的自豪感。连续三年的第一名,尤其是在第三年团体评分三百有余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两百多分,区运动会不得不降低此项目占运动会成绩的比重。不仅如此,就连区上初中生运动会的花式跳绳项目也受到了伟清小学的影响,伟清小学学生升学到哪里,哪里才具备争夺花式跳绳奖项的能力,中学接收的伟清小学学生越多,拿奖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体育方面已经有所突破,艺体学校的艺术方向又该如何去延伸?这个问题再次难倒了刘先余。
  竹文化——培养艺术细胞 提高动手能力
  在伟清小学搬到新址的第一个学期,刘先余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方向的拓展没有任何动作。局里的领导催促他,说走进校园里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让其赶紧把文化建设抓起来。但刘先余并不着急,校园文化不是说做就做的,要谋定而后动。寻思良久,立足农村实情,他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要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以利为重点,结合农耕文明,以“竹”为主题建设校园文化。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实用的教育。带着这样的理念,经过一个学期的深思熟虑,刘先余决定以竹柳村最为常见的竹作为文化载体,建设同时具备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校园竹文化。“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也有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竹外坚中空,代表着品格谦虚,挺拔而立代表其风骨节气。且竹在徐家镇是很常见的植物,许多学生家的院子里都能找到。这样的校园文化立意高远却又紧贴地气,十分适合伟清小学。确定了校园竹文化后,刘先余带着教学团队一起认竹、栽竹,校园内不仅有当地常见的斑竹、楠竹,还引进凤尾竹、金竹等品种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今,校园内40%的面积由竹林构成,抬眼望去竹叶青翠欲滴,一阵微风拂来惹得竹影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在欣赏一幅会动的水墨竹园画。
  除了栽种植物外,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竹文化,学校将与竹有关的人文元素搬进了校园的每一处。墙面上的“竹林七贤”壁画,楼面的竹影勾勒,走廊悬挂的竹之诗词歌赋及国画,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农村的学校要有农村的样子,比高大上的东西我们比不过城里的学校,既没有那么多资金支持,也不符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祖先从乡土中走来,孩子的血液里流淌着农耕文化的因子。况且很多东西今天仍然适用,即便不用了,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来认识,明白我们祖先经历过怎样的生活,是怎么走过来的。”
  环境易改,人心难违。环境虽然得到了改善,但老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始终没能转过弯来。“做竹文化,我希望师生能够大面积参与进来,不说百分之百全员参加,至少也要有百分之八十才行,不能光是我们几个在那里搞环境建设。”刘先余不愿将校园文化做成空中楼阁,他希望师生能够参与进来,否则自己的一番苦心流于表面,只是无利于学生的“面子工程”。
  预备钢头碰铁钉
  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我在这几个月当中,也碰了四五个钉子。碰钉子的时候有两个法子解决:第一是硬起头皮来碰,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我们只怕心不热,不怕钉子厉害,你看如何?这段话摘自陶行知在1913年给吴立邦小朋友的回信。吴立邦向陶行知诉说当地的老太婆顽固不易开化,陶行知便向他传授了自己遇到困难后的解决方法。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伟清小学。决定构建校园竹文化后,刘先余为学生们开设了诵竹、写竹、画竹的课外兴趣活动,可学校里的老教师却对此十分不理解。老教师们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积累的都是学科教学的那一套,突然要让出教学时间给学生们参加兴趣活动让他们无法接受。于是在兴趣活动开展后出现了极为有趣的现象,年轻的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老教师却拦住自己的学生,将时间用于其学科科目的教学。由于老教师的比例较大,导致每次参加兴趣活动的仅有寥寥数人,完全达不到刘先余的心理预期。
  想要转变老教师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明白这些“铁钉”般的思想需要用“钢头”去碰撞,所以经常和学校行政一起给老教师做思想工作。刘先余喜欢用生活中的事情举例子:“你们看,时代不同了,如果学生全部时间都埋在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中,没有任何特长。即便是出去旅游,大家在路上轮流表演节目,轮到我们的学生歌也不会唱,故事也不会讲,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些许影响。”老教师们一听,刘校长之言的确有道理,点点头,让学生来参加活动了。但好景不长,到了下一次活动时间,老教师们原有的思维又起作用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年,刘先余光是做思想工作就磨破了嘴皮子,可老教师依然不为所动。放任老教师的不配合并不代表刘先余放弃了,他的目标是将学校动员起来,让大部分人能参与到竹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中。作为熟读陶行知思想的教育者,他深知这样的“铁钉”仅仅靠钢头是无法碰弯的,唯有架起火来将钉子烧化。
  几年下来,老教师们自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带的班级成绩变化不明显,新教师带的班级成绩却不降反升。渐渐地,老教师的保守思想终被现实所改变,开始发自内心支持学生参加活动。因为他们发现,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并且在特长的掌握及课后活动的丰富度方面,也比自己班级的学生要强出不少。烧化钉子的火,是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现实,这是刘先余的心中的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教师到了退休年龄,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来到伟清小学。在刘先余的带领下,学校对竹文化愈发深入地进行挖掘,开发出了以写竹、编竹、画竹、烙竹、诵竹、雕竹、栽竹、奏竹、舞竹、敲竹为主的十项竹艺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所需的原材料——竹条、竹竿、竹板等在当地并不是什么难寻的物件,学校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购入,抑或是组织教师学生动手自制获取。刘先余经常对自己的教师团队这样讲:“与其他围绕竹建设校园文化的学校相比,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就地取材并开展更接地气、更实用的竹艺活动。”
  学校不断拓展的课外兴趣活动得到了老师、家长的大力支持。丰富的艺体活动打开了孩子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学科教材,而是将书本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升学后备受中学老师、校长的好评。
  做有价值的实用教育
  经常有当地中学校长向刘先余称赞来自伟清小学的学生,说这些学生可能刚开始升上初中的时候成绩平平,可在初二初三时成绩往往就窜上来了。刘先余认为这是孩子在小学六年受竹文化熏陶带来的改变。农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有灵气,在面临许多问题上不够变通或是不懂随机应变。学校的竹文化不仅要学生学习与竹相关的特长技能,更要学竹之立意,竹的踏实,竹的厚积薄发。
  当毛竹还在笋期的时候,遇到雨就生长,但是等到长成成竹时就有三、五年的停滞期。三、五年之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其成长速度大约每天两英尺。在夜深人静时,人们还会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之所以有三、五年不长,是因为那几年间,它的根部在地下发育,长得既深且广。如果遇到石头,竹根会不可思议地穿入石体,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
  孩子在小学前就像是笋期的毛竹,刘先余并不着急于将竹子的高度往上拔,他更希望能为学生打好根基,让学生在校园里不仅学到知识,更学到学习的方法。实用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更具毅力,在文化学习方面特别能吃苦。他们的厚积薄发,是先领悟生活再致以学习的结果。
  未来,刘先余将从四大方面推进校园的劳动教育。“学校将从花卉种植、植物栽种、农作物采集和农耕博物馆四个方面加强孩子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刘先余指着学校后面的一片说:“这里是正在完善的农耕实践地,还有许多的安全隐患需要解决。”他的话语中带着热切与期待。
  这是刘先余在伟清小学的第14个年头,他希望能够继续坚守在这里,他热爱着这所学校,热爱着乡村教育,也热爱着徐家镇这一方人情水土。(彭运康《师陶学刊》)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