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品格·故事]艰苦求学的“寒门博士”

发表时间:2021-06-08 15:30: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的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段来自某篇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文字,最近感动了很多人。写下这篇“致谢”的人,正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黄国平 1987 年出生在四川南充市仪陇县的永光镇炬光村,从炬光村到最近的永光镇,要走近 10 公里弯弯绕绕的盘山路,是一个偏远山村。黄国平一家当年算是村里最贫穷的那个家庭,种庄稼都没钱买肥料,种出来的庄稼也没什么收成。黄国平的母亲身体有病,家里家外帮不上什么忙。他的父亲在当地干些体力活儿挣钱,但却有喝酒的嗜好。
  在黄国平12岁时,母亲便离开了家。他上高中后,父亲外出打工,但出去没多久,就出车祸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同年,疼爱黄国平的婆婆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他一个人的家,家里的墙壁被老鼠钻出一个大洞,土灰落在靠墙的床上。屋顶漏雨,要用竹笋壳塞进瓦缝里堵住缝隙……可就是在这么艰难的环境里,黄国平依然坚持好好读书,每晚都在煤油灯下苦读。后来,伯伯看黄国平太可怜,尽量在生活上帮助他。
  衣服破了,补丁打在补丁上,根本挡不住冬日的寒风。鞋子只在进教室以后才舍得穿,上学放学路上,黄国平就打着一双赤脚,走在晴天烈日下烫脚、雨后泥泞打滑的路上。学费常常凑不够,他就去水塘钓鱼、抓黄鳝、养小猪崽、出租水牛。
  黄国平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微机课”,教“微机课”的邱浩老师成了黄国平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老师知道黄国平家里的困难,也看出了他的天赋,于是免了他的计算机课费,还自掏腰包送他参加计算机培训,黄国平自此和计算机结了缘。
  高中报到那天,当时的初中老师把黄国平带到学校,讲了他家里的情况,最终,学校免去了他的所有费用。学校食堂老板胡叔叔在知道他的情况后,一直资助他上学的生活费。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黄国平才得以继续求学。
  黄国平所就读的高2007级1班是一个远程直播班,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与成都七中的资源共享。在这样的班级里,计算机操作和维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高中三年,黄国平一直担任班级的“网管”,平时除了帮助维护班上的计算机,还帮助学校老师一起维护学校的计算机。
  整个高中三年,黄国平学习一直很刻苦。第一次高考,他考上了省内的一所本科师范类学校,读师范毕业了虽然好找工作,但他却觉得与自己的志向不一样,于是又前往绵阳南山中学复读,1年后考上西南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从炬光乡小学,到仪陇县中学,从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北京的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终于一步步地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愿望。去北京读书时,他带走了可以贴满一面墙的奖状,又把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装在一个木箱子里,保存在伯伯家二楼留作纪念。
  黄国平在读研期间,曾写过一篇论文,讲述自己求学的想法,文中写道:“我为什么读研?我希望继续搏一把,看能否坚持我的学术梦,与我喜欢的专业相伴一生。”“我很珍惜自己得到的所有机会,希望在我所坚持的路上有所作为。这些,就我当前的情况而言,只有读博这条路最现实可行。”
  现在,黄国平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他仍在继续研究博士期间自己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对于大家的关注,黄国平表示了感谢,并祝愿大家努力总有所成。
  编者说
  黄国平说:“我觉得最幸福的莫过于做自己一心想做的事儿,而且这事儿还有点意义。我已经体会到这种快乐,所以不愿意放下。”
  他的成长经历虽然充满苦难,但他的心中却保留了追求理想的快乐。他曾在求学路上苦苦奋斗,一步步地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心中所追求的却是“能让别人生活变得更美好”。他的经历让人感动,他的勤奋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才不枉此生。(《品格周刊》张婧/整理)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