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心理]身体闲、精神忙的我们 需要在心理学中找到“我”

发表时间:2022-01-12 17:01:00    来源:品格少年
  2021年11月初,教育部宣布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体检 ;同月底,聚焦心理咨询从业者的电视剧《女心理师》播出。这些事件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学仿佛是学科中的“网红”,进入了每个人的视野。
  被误解的心理学
  在心理学学生间曾流行过这么一个段子:“我学心理学,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问我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那会儿心理学刚进入大众视野,各种奇怪误解让从业者不堪其扰,只能如此自嘲。即使是在它“走红”的现在,也存在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误解: “学心理学的是不是自己都有心理问题?”“我最近心情不好,你让我咨询一下。”“既然已经来找了心理医生,那就得短期内解决问题。”“咨询不就是聊天吗?我找谁聊不好,非得花钱。”……
  之所以要在这里特别提出这些误解,是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也就很难理解我们的内心。就像我们心情不好时,很讨厌听到类似“你不就是闲的吗”的评价一样,心理学也并不是一门“闲聊天”的学科。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正视情绪、理解“我”的价值。这是一门科学,依托神经学、病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客观严谨地研究内心世界,心理学家其实常常和各种实验、数据、报表打交道。不过,虽然有着理科生的外表,心理学却操着一颗文科生的心,有着充满人文关怀的内核,关于尊严、理解与爱。
  心理学让我们懂得,内心世界并不是一团难解的乱麻,而是可被梳理顺滑的丝绸,细腻、柔软但有些脆弱,值得小心呵护。它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无论心中的那个“我”热情或拘谨、坚强或怯懦、聪慧或笨拙,他都值得被我们爱护。
  寻找唯一的“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过,明明人类都存在这么久了,为什么心理学却这么年轻呢?是因为过去人的精神生活不重要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学的诞生可能真的源于我们更“闲”了,毕竟,进入工业社会后,大家不再需要像从前那样忙于在地里耕种,或者到山里捕猎、在水上捕鱼。机器的出现提高了食物、衣物、日用品的产量,我们可以从事一些与物质生产不太沾边的劳动。
  但身体闲下来后,我们精神却变得忙碌了。人类的创造力仿佛终于挣脱了物质的束缚,不仅文化、娱乐、休闲等产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也终于不再是富贵人家限定的爱好,开始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但这样的忙碌也将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推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是谁?我该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呢?”从前的人们只要能够为自己赚得一口粮食,有一项可以糊口的手艺、一片立足之地,就能感到满足,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因为在它们中承载着一个“我”。
  但现在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我”好像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光是一口饭、一门手艺、一片地已不足以将我们和他人区分开。而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体会不到 “我”的价值,其实是许多现代人焦虑的源头。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催“红”了心理学。我们渴望挖掘出内心的那个“我”,给他在世界上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定位,而心理学就是我们最好的辅助道具。
  因此,并不是遭遇了心理危机的人才需要心理学,如果下次还有人说你是“有问题才对心理学感兴趣”,就大胆地告诉他“你也太过时了”吧!我们关心心理学,是因为我们活在当下,我们关心自己、想要去好好爱自己、想要让自己获得有价值,我们渴望挖掘出内心那个独一无二的“我”。
  言说的力量
  《女心理师》中的第一个与心理学相关的情景,就是一场危机干预,通过对话让对方放弃危险的念头,从而拯救了她的生命。想必这已能充分证明言说对我们的重要性。
  虽然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需要做很多实验、处理很多数据。但心理学更是一门关于言说的学问,我们重视它,是因为我们重视话语的力量,我们知道语言会伤人,甚至会杀人。幸而,语言也能够将我们拯救出情绪的泥潭。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强调主体(即来访者)的价值,尤其是主体言说的力量,因为其他人是看不见“我”的,只有通过言说,才能让“我”与世界产生联系。
  如今许多人都被心理问题困扰着,这至少应让所有人警醒:说话前三思,听话时用心。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 “我”长期得不到他人的倾听,无法通过言说抒发积压的情绪,才陷入了抑郁状态中。心理学“走红”的背后,有着许多沉重、充满创伤的故事,它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不能再重复这些伤痛。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从业者,但每个人都能做到重视别人的话语,在他们说话时放下手机,与他们说话时轻声细语。
  很多时候,往往正是一些无心的回应,让那个无形的“我”感觉到了被珍惜。(文/刘一昕)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