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热读]素材来自生活,故乡点亮写作——对话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导演张同道

发表时间:2021-08-30 14:38:00    来源:品格少年
  莫言本人形象和他的文字表达差别非常大、贾平凹回老家要和老乡们吃糊汤……《文学的故乡》导演接受本报专访揭秘名家真性情,作家们用眼睛观察生活,导演用镜头观察作家,而我们用心找到写作的“故乡”。
  纪录片的实际运用
  问:您认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去结合影视作品进行文学创作或写作(以您的作品为例)?
  答:今天的我们很幸福,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也是众多方式中非常有力的一种。影视也是影响非常大的一种形式。所以,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所有的艺术形式的共通性就是对生活的体验。
  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认识生活可能对中学生来讲会得到更丰富的体验、更多的美学感受。比如说,你既可以读这些作家的小说,也可以结合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去看看这些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去写作的,他怎么把他的故乡、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变成一个文学的、美学的故乡。你能体验到这一点,你对写作的认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比起文学我拍教育题材的纪录片就更多了,《零零后》拍了十几年,有电视、电影还有在国际播出的版本。这个片子拍了一群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的成长历程,透过这个片子,也能看到中国教育的很多特点和不同孩子成长的历程。这些片子,假如老师们、家长们、孩子们看一看,也许会获得一些成长的启示、感悟。
  背后花絮
  问:因为拍这部纪录片,您私下跟这些作家都有过很多交流吧,可否谈谈他们私下里各自是一种什么状态?
  答:是的,作家们本身多数是不喜欢面对镜头的,但是这里边的核心在于如何去沟通。
  最典型的就是莫言老师,一开始他说:“作家就别拍了,作家不是演员。”但是,我们选择先从一些纪实的场景开始拍,先从莫言老师的父亲过95岁生日开始。那么,通过这个生日的拍摄,莫言老师以此对我们产生了一种信任,他也意识到这个记录的价值,所以后来就配合得越来越好了。
  作家们的文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细修饰过的东西,而文字背后的作家生活是什么样呢?比如莫言老师,其实,他的文字形象跟本人差距非常大的,你看莫言老师的文字天马行空、张狂粗粝甚至有点儿野性,而生活中的莫言呢?是一个非常厚道、宽容的大哥形象。
  再比如贾平凹呢?贾老师是大师级的存在呢,其实在生活里,他是一个很平易很随和的人,你看他回到老家跟那些老乡们,也是聊家常,吃童年吃的糊汤。你能透过这些细节,看到一个作家的真性情。这些可能都是你在文字中看不到的。
  内涵解读
  问:您是怎样想到要创作《文学的故乡》这部纪录片的呢?
  答:我读的是中文,文学一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艺术样式。尽管后来我改行做了影视,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曾经热爱文学的人,都不会彻底把文学忘掉。在我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是我的故乡。所以,莫言老师获得了诺贝尔奖,对我是一种激发、振奋。我就知道中国文学已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世界性的尊严。而今,我们出现了莫言、贾平凹等优秀的当代作家,为什么不拍下他们健康的、思维活跃的、精神饱满的样子?
  问:文学多元,内容广泛,母题丰富,文学、故乡的结合点在哪里?
  答:这个纪录片有两个核心的点,第一个要有故乡,第二个要有文学。也就是说它的核心是文学的故乡。再展开来讲就是“一个作家是怎么把他故乡的资源转化成文学资源,进而建立了一种文学的风格”。
  故乡的资源是什么呢?比如,地理资源、人文资源……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乡村,阿来的川西北高原,迟子建的冰雪北国,刘震云的延津世界,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中国当代文学版图里的著名风景,就是艺术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符号,它表明一个作家为文学世界贡献了独特的风景,属于他个人的风景。纪录片来呈现这样一个风景是有难度,因为它必须展示出来,它不能光靠说这里边有访谈,而是依靠艺术的呈现。呈现它的地理性、人文性、审美性这三种意象。这个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文/李雯利)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